中国一重集团有限97资源站: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,抓产业上项目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

丁熙 1520
文章来源:中国一重集团有限97资源站    

摘要:中国一重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加快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深化开放合作,积极承担国家重点任务,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

关键词:科技创新 国家战略 项目研发

背景PART 01

近年来,中国一重全面深化改革,积极转方式调结构,着力在研发项目、技改项目、合作项目和新兴产业上下功夫,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和项目保障,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持续向好。

责任行动PART 02

(一)紧跟国家战略、对标国际一流,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研发项目

中国一重不断加大研发项目投入,努力抢占技术制高点,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9.5亿元,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28项,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04和06科技重大专项、863和973计划项目、军品配套项目等近20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。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,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,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 

(二)不断改造升级、加快能力提升,着力开展一批重大技改项目

近年来,中国一重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,坚持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对现有生产工艺技术条件等进行持续改造下一步,还将实施从原材料控制到钢水冶炼各环节进行系统性升级改造的“大型洁净钢平台建设项目”;以“华龙一号”制造为依托,满足三代核岛一回路主设备需求,实现核电专业化生产和智能化制造的“核电主设备制造升级改造项目”和全面提升我国四代核电快堆产品专业化制造能力和水平的“快中子反应堆主设备产业化制造能力建设项目”等。坚持开放协同、强化产业配套,着力发展一批重点合作项目。

针对目前装备制造能力分散、产学研工脱节等问题,中国一重积极构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,提升全球产业话语权。目前已与国内国际70多家重点企业、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例如与达涅利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与清华大学合作正在开发具有“颠覆性技术”的超大型挤压设备等,与哈工大合作建立了黑龙江省高端核电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,与上海728院共建“核电大型铸锻件联合研究开发中心”,与中国钢研合作成立了重大装备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。

 

(三)发挥地域优势、推动产业融合,着力培育一批重点新兴产业

近年来,中国一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,以“小核心、大平台、轻资产、精协作、聚人才”为原则,探索发展了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新材料、农业机械等新兴产业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我们结合本地资源及地域优势,大力开展冷链物流产业,首批“国宝泰来”“一重思源”等品牌冷运鲜米成功销往广州,在本地收储稻米及其他农畜绿色食品,通过广东供销联社、中储粮等渠道,销往广东市场;农机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,开展了秸秆打包作业和秋整地作业,逐步形成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、农业机械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;同时,还开展了天然气非管网、垃圾焚烧发电、秸秆综合利用业务、轮胎裂解等新项目。

履责成效PART 03

1.重大研发项目突破

实现了我国三代核电核岛及常规岛大型锻件全部自主化,超大厚壁加氢反应器等核心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完成了世界最大715吨特大钢锭的浇注制造,国内首支调相机转轴研制成功,打破了国外垄断。

2.重大技改项目成果

开展了大型铸锻件生产流程专业化自动化技术升级改造项目,完成了军工数字化车间建设等。全球首台“华龙一号”核反应堆压力容器、世界最大2400吨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等一系列重大产品完工交付,标志着企业生产制造能力大幅提升。

3.带动本地产业发展

积极带动本地配套产业发展,去年本地配套比例已由原来不足20%提升至40%以上。积极推广“一重产业园”模式,与齐富地区20多户加工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同时引进10余家外地装备制造企业到齐投资,共同组建齐齐哈尔重型高端装备产业联盟。此外,还通过与本地产业对接,实现“资源+服务”产业协同发展,不断把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发展优势。

展望PART 04

未来一个时期,中国一重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大力发展新兴产业,努力形成优势突出、结构合理、创新驱动、开放协同的发展新格局,加快推进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。

标签:国内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