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马熙华 496


无论生病与否,相信每个人都测量过体温。而疫情之下,体温测量就更加频繁了。

在外面经常要被额温枪嘀一下,怀疑发热还要夹个水银温度计复测一遍。这一嘀一夹的,是不是觉得体温测量特别简单?这操作确实不复杂,其实里面有很多学问的,单是体温计的发明,就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话说很久以前,人们凭着经验来表述温度的高低,比如“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”,再如“热成狗、冻死狗”。毫无疑问,这无法准确地衡量物体的具体温度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,1593年,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,就是那位在比萨斜塔演示自由落体实验的天才,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,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气体温度计,据说是长成这样的: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1654年,伽利略的学生斐迪南制造出第一支酒精温度计。

1659年,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制造出第一支水银温度计。

1714年,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制造了更精确的水银温度计来进行体温测量,这也是最早的体温测量的标准方法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1724年,华伦海特规定了华氏温度,法国人列缪尔规定了列氏温度。

1742年,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规定了摄氏温度,从此实现了体温计的刻度标准化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1851年,德国内科医生卡尔·温德利希通过测量2.5万名病人的腋窝温度,首次确定了人体正常体温应为37℃,这也成为了医学上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。

人体正常的体温波动于36~37℃左右,不同部位的测量值略有差异,常见的测温部位包括腋窝、口腔和直肠,所以临床上通常用腋窝温度、口腔温度、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。

其中腋窝温度正常范围为36~37℃,目前使用最为广泛;口腔温度正常范围为36.3~37.2℃;直肠温度正常范围为36.5~37.7℃,比口腔温度约高0.2~0.5℃。可见,这三个部位温度不尽相同,直肠温度最高,口腔温度次之,腋窝温度最低。

临床上以口腔温度为标准,将发热分为四度:低热:体温为 37.3~38℃;中度发热:体温为 38.1~39℃;高热:体温为39.1~41℃;超高热:体温为 41℃以上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体温是反应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,目前在医院和绝大多数家庭中,我们一般选择精准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来测量腋温。

但水银温度计测温时需要与人体直接接触,需要定期消毒,滑脱时需要重复测量,破碎时会造成汞污染,且测量速度慢,无法对大规模人群进行连续快速测量。

所以疫情时期,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,我们一般选用红外体温计来筛查体温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红外体温计是利用红外辐射测温的原理,通过内部传感器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来测定体温。最常用的就是额温枪了,方便快捷、数值读取直观、不需要接触人体,可以避免交叉感染。但它测量准确度不高,容易受测量距离和环境温度的影响。

有人感慨:同一个世界,同一支不准的体温枪!当被额温枪嘀一下的时候,有人觉得自己完全熟透了,也有人觉得自己彻底凉凉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那么,该如何使用额温枪才能够使测出的体温更加准确呢?现概括如下:

机械故障不能有,额部汗液要擦干;头发衣帽无遮挡,迎风测量要避免;探头垂直额正中,测量距离三到五;暖气环境久停留,温度平衡再测量;环境温度影响大,天气太冷要注意;设定正常基准值,疑似发热需排查;额温枪要测额部,手腕温度或不准。

解读:

1)额温枪不能有机械故障,比如按钮不灵、电源不足及显示故障等。

2)测量前额部不能有汗液,也不能迎着风,应提前把额部汗液擦干。

3)探测头应垂直于前额正中眉心上方,测量距离一般为3CM~5CM。


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(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图解)


4)长时间处于开暖气的环境中时(比如车辆),应当脱离环境待人体温度平衡后再测量

5)额温枪正常使用的环境温度通常是16℃至35℃的室内,天气太冷会影响测量结果,这时可以测量多个正常人得出一个参考温度,当所测体温大于参考温度时,则疑似发热,需用水银温度计进一步排查。

6)额温枪体温修正方法是按照人体额头的修正函数设计的,而不是按照手腕设计的,手腕温度无法准确表达机体在发热时的状态。

总之,体温筛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,为了防止疫情反弹,目前大家还是要积极配合体温测量工作。当身体不适而额温计测量体温又正常时也不能掉以轻心,应使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测量。如有异常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,同时做好个人防护,努力做到“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”。


标签:百科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